在國家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換熱機組將如何發展,是換熱機組行業人士所關心與關注的。換熱機組未來的幾個發展方向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1、換熱機組規范標準化 換熱機組的規范要標準,不是要限定很多東西,如熱負荷、溫度等等。我們要在滿足用戶使用功能和節能手段上入手。核定板式換熱器換熱能力的主要指標是對數平均溫差,在換熱系數K一定的情況下,對數平均溫差決定了板式換熱器的面積和形式。如果我們在換熱機組的板式換熱器的選型中,堅持采用對數平均溫差小的板式換熱器,雖然會造成設備初投資大一些,但由于對數平均溫差小的板式換熱器,既能使利用熱能的效率提高,又能適應供熱工況的多變,是我們未來換熱機組節能發展的方向。對數平均溫差在10-20℃的板式換熱器,將是未來換熱機組的首選。同時,我們還可以大量采用混水方案,將對數平均溫差大的工況調節成對數平均溫差小的工況,以便換熱機組采用的板式換熱器形式更集中。 我們知道換熱機組的控制系統,能具備檢測和調節換熱機組的功能。但目前的換熱機組的控制系統,主要還是為用戶提供運行參數、記錄運行數據,并沒有大量參與到換熱機組的運行指導中。在換熱機組中,有3個關系式和二次側流量有關: *板式換熱器中流量與阻力的關系(阻力可以通過P3-P2得出) *水泵中流量與揚程的關系(揚程可以通過P3-P9得出) *水泵中流量與電功率的關系(電功率可以通過W1得出) 而我們知道,目前多數國外品牌和部分國產優質品牌的板式換熱器和水泵廠家,都能提供上述3種關系曲線,我們可以將這3種曲線的數據裝入換熱機組的控制系統,然后通過實際檢測到的相關數據,計算出換熱機組的二次側流量,并根據三者的準確性,進行加權平均,必能推算出比較準確的換熱機組二次側流量值。 2、換熱機組生產模塊化 換熱機組的所謂標準化,不是去限制各生產廠家的創新,而只是在功能上把換熱機組去界定。不同的換熱機組廠家,生產的產品是五花八門的,產品配置,設計結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立足于換熱機組的模塊化生產,可以有效解決生產廠家多樣化的不足,提高換熱機組產品化、通用化,為今后換熱機組大規模生產,提供技術要求。在增加了一次側和二次側混水裝置后,我們可以把板式換熱器的對數平均溫差盡量修正到一定的范圍之內,使板式換熱器相對標準化。除了因為流量大小,而有不同角孔直徑以外,每個流量范圍,基本可以采用一種板型就可以覆蓋。那么,我們在生產換熱機組時,就可以把一些廠家的常用泵型(不是水泵整體)固定下來,也就是模塊化,保持了穩定的換熱機組的結構設計。通過上面對換熱機組兩大部件的標準化和模塊化,換熱機組就能相對簡單地做到標準化的生產。 3、換熱機組控制網絡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換熱機組的控制方式也將會有突破。網絡化的迅速發展,和3G技術的應用,將會使換熱機組“上網”迅速實現,并能有效解決換熱機組現場服務量大的瓶頸。遠程監控系統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生產現場沒有現場監控系統,而是將數據采集后直接送到遠程計算機進行處理,這種遠程監控與一般的現場監控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數據傳輸距離比現場監控系統要遠,其它部分則和現場監控系統相同;另一種是現場監控與遠程監控并存。一般是采用現場總線技術將分布于各個設備的傳感器、監控設備等連接起來,從分立單元階段進入了集成單元階段。 目前的國內各換熱機組廠家的換熱機組,在每個換熱站點都有自己的現場控制器。各個換熱站的運行狀況由各自的現場控制器控制。目前各換熱機組廠家所提供的遠距離技術支持多數依賴技術人員和用戶之間的電話交流來進行,這種交流既耗時又容易出錯。許多用戶對換熱機組的控制系統了解甚少,然而當遇到問題時,他們必須向無法看到電腦屏幕的技術人員描述問題的癥狀,這就給技術人員判斷故障制造了非常大的障礙。如果用戶不能正確地遵照指示去做,問題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很可能會因為錯誤的操作導致系統的崩潰。 4、換熱機組使用節能化 就是量化節能指標。今后的用戶,在使用換熱機組產品時,是希望能看到換熱機組的節能效果的。如果我們未來的換熱機組,能達到這個要求,能為用戶隨時提供能耗水平,使用戶對節能隨時掌控。 |